今年是互聯網進入中國20周年。20年前,中國的互聯網完全是一片空白。如今,中國的互聯網從用戶規模到產業活躍程度可與美國比肩,在全球堪稱“絕代雙驕”。這其中,作為原創信息和早期信息服務的主要提供者,傳媒業開創的媒體網站居功至偉。但這個奉獻者今天并沒有成為互聯網龐大產業利潤的分享者。
當前,互聯網產業如火如荼,可是,為互聯網提供了大量原創內容的媒體網站大多數并沒有賺到錢。10年前是媒體網站最風光的時候。如今,絕大多數媒體網站的影響力排名地位反而下降了。10年來互聯網競爭的“武器”早已經歷了多次更新換代,在互聯網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中,越來越高的復雜性和技術成本讓絕大多數媒體網站掉隊了,用的還是老技術,效率低,穩定性差,用戶體驗糟糕。
才過去的2013年,中國媒體界再次受到新媒體的猛烈沖擊,經營狀況整體堪憂。據《中國新聞出版報》報道顯示,報業廣告收入已連續兩年下降。一度紅火的財經類報刊也出現了嚴重生存危機。百度的廣告收入超過了中央電視臺。傳統媒體加速與新媒體的融合,已成為傳媒人的共識。
善用技術外力避免重蹈覆轍
但是,這一次的新媒體建設要吸取教訓,不能重蹈10年來的覆轍。2014年3月18日,光明網和微軟公司一起推出“媒體云”戰略合作。“媒體云”是媒體進入互聯網空間的“祥云”,有了它,傳統媒體的新媒體發展可以“騰云駕霧”,翻越崇山峻嶺,跨越競爭中的急流險灘。
傳統媒體和老牌門戶網站競爭,有沒有勝算?后來者能否居上?我的回答是:有勝算!可以后來居上!光明網經過近幾年來的探索,目前,點擊量、訪問人數在中國媒體所辦的網站中名列第一,在全球所有網站中位居70名以內。很多曾經領先我們的商業網站,如今被我們遠遠地甩在后面。
光明網實現后來居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近幾年來找到了不斷從互聯網新技術中汲取能量的方法,從而實現彎道超車。光明網廣受好評的在線培訓管理平臺,運用在“紅段子”征集活動、“詩詞中國”征集活動中的手機文化創作平臺,被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列為重點支持技術項目的云端讀報……都是這樣的例子。
為了獲得技術創新的能力,我們不斷與領先的技術公司合作。我們與方正集團合作,成立了新媒體技術研究院。而微軟,正是我們提升傳播能力、實現“大傳播”的重要合作伙伴。
傳統媒體向新媒體拓展,技術問題是共同面臨的關鍵問題。從傳統媒體進入新媒體領域,將會出現從“小傳播”到“大傳播”的挑戰。首先面臨的是傳播形態和服務的多樣化,從一種媒體形態變成文字、音頻、視頻、動漫、超鏈接等多種媒體形態,復雜性倍增。接下來面臨的是受眾的全球化,受眾規模從原來的幾萬、幾十萬、幾百萬,將增長到幾千萬甚至上億。作為網絡媒體,還將面臨突發新聞對帶寬、網絡服務能力的考驗。
突發新聞出現的時候,對光明網帶寬的需求是平時的10倍以上。新聞工作的特點,使得我們的技術系統每一天、每一刻都可能面臨潮水般的考驗。如果我們按照平均量來準備,突發新聞發生的時候,網站系統就很容易癱瘓。如果我們的計算能力、網絡設備都按照訪問峰值來準備,則會產生一筆非常龐大的開支。
解決這個難題,實現從“小傳播”到“大傳播”的轉變,鑰匙是云計算技術。采用云計算技術平臺,是媒體提升新媒體空間傳播力,形成“大傳播”的必然選擇。
光明網與微軟在“云”上的合作,起源于“端”——語音交流終端Skype。3個多月前,光明網成為微軟Skype在中國的獨家合作伙伴,搭建起Skype全球3億多用戶與中國網友之間的溝通渠道。雙方的合作非常成功,在此基礎上,我們與微軟再一次合作,共同搭建這片“媒體云”。
在微軟工程師的幫助下,光明網在一個星期之內就把在線培訓和英語頻道兩大業務部署到Azure公有云平臺上,并對外提供服務。
光明網的在線培訓平臺是中央有關部門確定的學習型組織建設支撐平臺,目前已經為遼寧、天津等地提供黨員培訓,并承擔了兩項國家職業資格培訓的在線教學任務。大量的視頻課件需要流暢地分發給全國各地的學員,常常很多人同時在線學習,數據量大,地域分布廣,對計算能力的要求高,用傳統方法很難解決,特別適于采用云計算技術。
光明網英語頻道的訪問者來自五大洲,將它放在云計算平臺上,正好可以解決訪問者突發性、地域不確定性的問題。遷移至Azure平臺后,據技術人員在國外測試,光明網英語頻道在美國、英國、烏克蘭、蘇格蘭、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測試,平均響應時間1.28秒,網頁反應時間明顯縮短,訪問流暢度大為提升。
光明網愿意繼續做云計算的“播火者”
光明日報在媒體技術創新和“播火”上,有著長期優秀的傳統。從豎排改橫排、報紙的電腦排版、采編系統的無紙化,光明日報都是全國第一家,并將自己的成功經驗輸送給媒體界同行。
云計算是傳統媒體邁進新媒體、實現“大傳播”的必然選擇。在此過程中要想解決技術瓶頸,必須借助像Azure這樣的先進技術,抓住云計算帶來的契機。目前國內大多數的媒體網站還是按照傳統的建站思路,“一磚一瓦”都自己搭建,與網絡傳播的競爭形勢相去甚遠,差距很大。
近年來,光明網將建設經驗“播火”給了一批重要部門和媒體同行。我們愿意將光明網的新媒體建設經驗和Azure云計算技術結合起來,推薦給媒體界同行,共同提升中國媒體的傳播力、影響力。讓媒體不僅僅是中國互聯網的奉獻者,也是中國互聯網產業利潤的收獲者。 (楊谷)
(本文原載于《三項學習教育通訊》2014年第5期,原題為《大傳播需要云計算技術》)
- 上一篇:
-
脫貧路上的赤溪村(新春走基層)
已是第一篇
-
脫貧路上的赤溪村(新春走基層)
- 下一篇: